../../images/ban1111.jpg

首页

学院新闻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院新闻 >> 正文

学院成功承办“全球化背景下的‘典籍翻译与知识迁移’国际学术会议”

发布日期:2025年11月05日 09:55     编辑:吴奇丽  核稿:吴礼敬  终审:陶金昌

10月31日至11月2日,由安徽省翻译协会主办、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承办的“全球化背景下的‘典籍翻译与知识迁移’国际学术会议”在合肥丰大国际大酒店成功举办。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、湖南大学、日本关西大学、北师大香港浸会大学、哥廷根大学等海内外高校的60余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,围绕中国典籍的跨文化传播与知识迁移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,共同探索如何通过精准而生动的翻译实践,推动中国典籍“活起来”“走出去”。院长方东玲,副院长赵帮恚,安徽省翻译协会会长徐鸣、副会长许俊农等领导出席会议开幕式。

方东玲在致辞中对远道而来的中外嘉宾表示诚挚欢迎。她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办学历史、学科特色特别是外国语相关专业的发展成效,指出此次国际学术会议的承办是学院推进学科建设、拓展国际交流的重要契机,不仅为国内外典籍翻译研究者搭建了高端对话平台,更对学院翻译硕士点申报、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。

安徽省翻译协会会长徐鸣对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。他表示,协会将全力支持此类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,助力安徽翻译事业与全国乃至国际接轨,推动中国典籍翻译研究走向更深层次的跨文化融合。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李雪涛教授作为学界代表,深入阐释了“典籍传播”与“知识迁移”的核心内涵,指出在全球化语境下,典籍翻译既是文化传播的“桥梁”,也是文明互鉴的“纽带”,会议的召开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学术交流契机。

本次会议分为主旨报告与分论坛研讨两大环节。在主旨报告环节,7位学者带来了兼具思想深度与前沿视野的精彩分享:北京外国语大学李雪涛教授以“玄奘的翻译及其当代意义”为主题,回溯经典翻译的历史智慧;日本关西大学沈国威教授聚焦“近代启蒙的词语基础”,剖析语言迁移背后的文化交融;北京师范大学(珠海校区)韩子奇教授、湖南大学Bjoern Aage Blix博士等专家则分别围绕“作为全球经典的《易经》”“跨文化语境下典籍翻译的适应性策略”等议题展开深入解读,引发全场共鸣。


分论坛环节,14位学者先后登台作专题发言,议题涵盖“《西游记》复译与多元阐释的哲学内核”“《易经》跨文化传播的叙事创新”“体认译学视域下西方哲学典籍《九章集》汉译注疏研究”等多元视角,既有对中国古典文学典籍的翻译实践探讨,也有对中外哲学经典互译的理论反思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发言内容展开热烈讨论、精准点评,现场思想碰撞频繁,学术氛围浓厚,为典籍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思路与活力。

承办此次国际学术会议是学院拓展国际交流、推动学科建设与翻译硕士点培育的重要举措。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,持续优化学术资源配置,深化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,为成功获批翻译专业硕士点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,也为培养更多兼具国际视野与文化自信的翻译人才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贡献更大力量。(2138CC太阳集团 周海鸿)

上一条:2138CC太阳集团师生赴安徽米斯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开展专业认知教育 下一条: 2138CC太阳集团学子在“外研社·国才杯”“理解当代中国” 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安徽赛区获得佳绩